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有什么区别
释义
    一、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有什么区别
    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在表面上可能看似相似,但实质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1.合同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
    这种行为的核心在于行为人意图通过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无偿占有对方当事人的财物。
    2.而合同欺诈则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同样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合同诈骗的主观目的
    1.合同诈骗的主观目的明确,即行为人意图利用合同的形式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
    2.行为人根本不打算履行自己在合同中的义务。
    3.这种行为的性质严重,属于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应受到相应的刑罚处罚。
    
    三、合同欺诈的常见手段
    合同欺诈行为虽然多种多样,但常见的手段包括以下几种:
    1.伪造合同:欺诈人通过伪造合同主体、内容等手段,凭空捏造或虚构合同,骗取他人财物。这可以是直接伪造合同套取财物,也可以是通过伪造合同引诱他人签订,进而骗取财物。
    2.货物引诱:欺诈方利用他人对某种紧缺或畅销商品的需求,谎称能提供这些商品,签订虚假的购销合同,骗取定金或预付款。
    3.盗用、假冒名义:欺诈方可能盗用、假冒知名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业务负责人等身份,利用伪造的证明文件与对方签订合同,或者盗用他人合同纸、介绍信等,冒充该公司与他人订立合同。
    4.虚构主体:欺诈方通过伪造营业执照、虚构企业名称、资金、经营范围等手段,使用不存在的或未经依法登记注册的单位与他人订立合同,骗取财物。
    5.谎称专利技术引诱:欺诈方虚构能带来高额利润的专利技术,以包技术、包设备、包培训等方式引诱对方签订合同,连续骗取转让费、培训费、设备费等。
    需要注意的是,欺诈行为是合同诈骗罪成立的前提和基础。合同欺诈属于民事欺诈范畴,行为人的心理状态可以是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
    了解合同诈骗与欺诈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防范风险。如果你还有关于合同的其他问题,不妨在法律网上发起咨询,我们将为你提供更专业的解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4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