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应该怎样惩处 |
释义 | 一、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应该怎样惩处 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应该的惩处如下: 1.警诫罚,如给予违法行为人批评、警告、通报等; 2.财产罚,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等; 3.行为罚,如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营业执照、暂停或取消从业资格等; 4.人身罚,如行政拘留等;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法律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九条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第十条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二、行政违法行为是指什么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规的违法行为。 1.行为主体有重大明显违法情形, 2.行政行为内容存在重大、明显违法, 3.行政行为程序上存在重大明显违法或极不正当,违反最低限度的程序规定, 4.行政行为形式上存在重大明显缺陷。 ![]() 三、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的区别有哪些 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的主要区别是: 1.违反的规范不同,前者是行政法律法规,后者是民事法律法规。 2.违法表现不同:行政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直接确定的义务,而民事违法还包括当事人约定的义务。 3.违法结果不同:违反行政法的结果是接受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而违反民事法律的后果是向对方当事人承担民事责任。 行政违法行为指得是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的行为。它的表现是行政主体未按行政法律法规规定为或不为一定行为,而行政相对人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行政主体来说他必须按行政法律法规规定做事。而行政相对人按行政法律法规规定做事的同时还可以做法律没有规定的事并且不算违法。而民事违法行为指得是违反平等主体之间也就是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九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一十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