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专利审查起诉对审查员有影响吗? |
释义 | 专利审查起诉对审查员有影响吗? 只要没有违规的操作就不会有影响; 现在中国发明专利审查员的年度工作量是标准化的,即每年完成80件专利申请案的审查。历史上,中国专利审查员曾经“超载”。这当然是申请案积压造成的超载,不过同时也会让人产生对审查质量的担忧。张利以释然的心情讲道,现在审查员已经不必再有这种压力,审查员不是个体户,他们接受的是公务员法和专利法的培训,是担负公务的执法者。公正执法,严格依法审查每一件申请案是他们的天职。科学合理的工作量则是实现这一天职的基本保障。 工作量的科学合理并不自然派生优质的审查案件。专利局为提升审查质量,设立了三级质量检查机构。初级为各个处质检组,由处长负责;中级为各审查部质检组,由本部的一名副部长负责;最高一级的专利局质检组则抽调有经验的专利审查员组成,是一个正司级的设置。 在2004年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政府公布了《2003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当时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王景川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特别强调了2003年专利工作的三大特点:一是三类专利申请在数量上形成三分天下局面,16年来发明专利申请量首次接近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03年发明专利申请较上年增长31.3%,增速远高于其他两类。二是8年来发明专利国内申请数量首次超过国外申请。中国自1994年成为《专利合作条约》(PCT)成员国以来,国外发明专利申请剧增,国内发明专利申请相对较少。但2003年发明专利国内申请达5.7万件,国外申请为4.9万件。但他同时指出,直到2003年,发明专利国内申请最终得到授权的数量,仍以年11404件而大大低于国外的年25750件,比数悬殊达30.4∶69.6。解读以上,可有答案:中国专利审查员成功迎接了发明专利迅猛增长的浪潮;中国专利审查员恪守严守中立的公务员立场,遵循对所有申请案平等对待的执法者原则。 中国专利审查员的来源 和许多国家一样,中国专利审查员的来源有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与社会已工作人员两类。各国这两类人员比例有所不同,如欧洲专利局各为二分之一,中国近年来已侧重招聘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社招与应届生比例为1:2。 张利介绍,这与政府“建立知识产权强局”的要求有关,而实际上,从客观情况讲,中国大学“扩招”与就业形势也为专利局创造了遴选精英的条件。和许多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一样,专利审查员现在是较受追捧的就业岗位。 从中国中央国家行政机关2006年度公务员录用计划表中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招录公务员的条件,选其几项,可以看出专利局录用人才门槛的提升及面向市场的灵活性。 机械发明审查部 审查员 起重机械领域 专业为起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控制 硕士及以上其他不限 英语六级 电学发明审查部 审查员 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 专业为电气工程自动化、高电压技术 本科及以上英语四级及以上 应届生需硕士学历、英语六级 通信发明审查部 审查员 无线传输领域 专业为通信工程 本科及以上其他不限 英语四级及以上 光电技术发明审查部 审查员 医疗器械领域 专业为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医学影像工程、医疗仪器 本科及以上其他不限 英语四级及以上 差不多只因为在通信、光电技术等领域的人才争夺上与大公司尚缺少竞争力,才会出现“本科”、“英语四级”的要求,事实上专利审查员的学历要求是趋向研究生层次的。“本科”使得通信、光电技术领域的审查员的平均年龄甚至只有25岁左右。 张利说,甚至在2001年,专利审查员也还不像现在这样受青睐。那时,我们招人困难,一些不那么知名的地方大学的毕业生也能进来。可如今不同了,清华、北大、交大等著名大学的毕业生成为我们的录用对象。从2000年开始“扩招”以来,我们每年数以百计的录用基本呈递增态势。2003年招270人,2004年招240人,2005年招300人。2006年计划招564人,这其中90%为专利审查员。现在报名者中经过资格审查了的就有18000人。他们在资格审查合格后,需要参加中央、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B类考试即职业能力测验,还要参加我局组织的相关专业英语考试,考试要求翻译一篇专利文献,英译汉。当然最后还有面试,严峻的是,直到面试这一关,录取比例还是4:1。 综合上面所说的,专利审查如果当事人有什么不满的话是可以进行起诉的,在审查的过程中肯定要把审查员都要进行询问,只要所有证据充分了才能更好的进行判决,所以,作为我们部门的人员也应该要严守的操作,这样才不会引起大家的不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