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案件审理时间一般是多久 |
释义 | 一、刑事案件审理期限是多久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不计入审理期限的审判期间,对被告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时间不计入审理期限。在法庭审判过程中,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影响审判进行的,可以延期审理,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综上所述,人民法院审理一审刑事案件时,自收到起诉书到作出最终的判决,其间可以有十七个月以上的审理期限。 ![]() 二、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 我国刑法根据罪刑相适应原则,以犯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标准,规定了刑事案件4个档次的追诉时效。 《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 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 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 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条:【追诉期限的延长】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第八十九条:【追诉期限的计算与中断】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三、刑事案件立案时间规定是怎样的 刑事案件立案时间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通常有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对案件材料进行审查,审查完毕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就会立案。这个过程考虑到案件复杂程度、情节严重程度以及受理机关的工作量等,时间不确定。 综上所述可知,一审法院的正常审理期限一般为2个月,至迟不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例外。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关于刑事案件审理时间一般是多久的相关介绍,对于刑事案件的审理,大家要了解一下具体的程序,尤其是法院在进行审判的过程中需要提交相关的证据和资料,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案件的审判,对此如果大家有不明白的,可以咨询一下法律网的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八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九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