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员工辞职公司不批怎么办 |
释义 | 一、员工辞职公司不批怎么办 当员工提出辞职而公司不予批准时,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员工有权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需单位批准。这种情况下,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2.如果员工认为单位存在违法或违规行为,如不签劳动合同、不按时支付工资等,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此时无需提前30天通知,也无需单位批准,并可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3.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员工已经递交了辞职书但单位不批,员工应尽快要回辞职书,并重新写一份“解除劳动关系通知”。 这份通知应明确陈述辞职理由,并依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要求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和经济补偿金。 4.通知必须让单位签收,如果不签,可以通过挂号信或快递方式送达,确保留下通知送达的证据。之后,员工即可离职。 5.如果单位不按上述要求履行责任,不支付有关费用和工资,员工可以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 6.劳动仲裁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裁决,要求单位支付相关费用。如果单位仍不支付,员工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二、辞职的法律途径和权益 在辞职过程中,员工需要了解自己的法律途径和权益。 1.员工有权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2.如果单位存在违法行为或违规行为,员工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3.员工在辞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权益。 (1)在提出辞职前,员工应与单位协商解决拖欠的工资等问题。 (2)如果无法协商解决,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3)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员工应提供相关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 ![]() 三、未批的辞职正确应对 当员工的辞职申请未得到单位批准时,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正确应对措施。 1.员工应了解自己的权益和法律责任,并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员工可以与单位进行协商解决,说明自己辞职的理由和意愿,并尽量争取达成一致意见。 3.如果无法协商解决,员工可以采取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例如,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履行相关责任并支付相关费用。 4.在整个过程中,员工应保持理性、克制和合法的态度,避免采取过激行为或言辞,以免对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总之,在辞职过程中,员工应了解自己的权益和法律责任,并依法采取合适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员工也应注意保护自己的证据和记录,以便在需要时提供证明。 辞职过程中还有哪些法律陷阱?点击继续阅读,法律网为你揭示更多法律常识。保护自身权益,从了解法律开始。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