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的主体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一、合同的主体是什么意思 合同主体的意思是指合同关系的主体,又称为合同当事人,包括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有权请求债务人依据法律和合同的规定履行义务;而债务人则依据法律和合同负有实施一定的行为的义务。当然,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地位是相对的。在单务合同关系中,由于一方当事人只享受权利,而另一方当事人仅负有义务,所以债权人与债务人是容易确定的。但在双务合同关系中,当事人双方互为权利义务,即一方享受的权利是另一方所应尽的义务,另一方承担的义务则是一方所享受的权利,因此,双方互为债权人和债务人。平等的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且具有相应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都可以成为合同主体。法律网提醒您,合同关系的主体都是特定的,但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依据法律的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其债权全部或部分地转让给第三人,债务人可以将其债务全部或部分地转让给第三人。第三人可以取代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地位或加入合同关系,成为合同关系的主体。 二、合同变更主体注意事项 合同变更主体注意事项: 1.主体资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2.全部主体必须要作出同意变更并同意继续履行合同的承诺。, 3.对主体变更前合同履行状况和阶段达成一致。 4.审查变更主体后是否影响合同争议管辖法院。 5.其他注意事项要根据具体合同条款分析。 ![]() 三、合同成立的要件有哪些 合同成立的要件如下: 1.合同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且当事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 3.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 4.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