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书写动力定型 |
释义 | 人经过长期练习形成的书写习惯。是大脑皮质高级神经系统的条件反射活动。人类高级神经活动中,引起条件反射的信号刺激分为两类,声音、光亮等具体信号引起的反射活动,称为第一信号系统活动,是动物和人类共有的;语言、文字抽象信号刺激引起的反射活动,称为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是人类独有的。书写习惯是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产物。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认为,各种外来刺激依其一定次序重复,即在人大脑皮质中形成比较稳定的系列动作。再依次发出同样的刺激信号,定型的神经联系系统就会自动地、有规律地按照原来次序再现。书写活动是在高级神经统一指挥下,通过思维理解、概括事物,按照一定语法规则组词造句,同时受到声音、光线的刺激,经书写器官的作用,将文字符号按一定形式反映出来。练习过程反复进行,反射活动就会巩固下来,在大脑皮质和书写器官之间建立相互协调一致、比较定型的神经联系系统,形成稳定的书写习惯。书写习惯的形成须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初学阶段。主要是识字,分辩字的形态、发音及字义,大脑皮层中字的形、音、义之间暂时联系开始建立。书写运动主要靠视觉监督调节,伴随较强的紧张性,书写动作缓慢,并不可避免地出现某些错误。(2)强化阶段。书写动作紧张性消失,视觉监督作用减弱,书写速度显著提高,书写运动趋向熟练,形成比较完整的书写运动系统。(3)定型阶段。以运用书写技能为主,书写活动随意自由,书写动力定型全面形成,书写运动成为自动化过程。(4)退化阶段。因书写机能老化,书面交往减少,书写活动频率降低,书写技能呈现退化趋势,动力定型逐渐减弱,动作不协调,熟练程度降低,老化性特征增多。 |
随便看 |
|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