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0年民营企业招标有哪些风险,如何规避 |
释义 |
工程风险主要来源于投标报价、工程量风险、合同风险等。这些风险与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并形成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而只能依靠项目管理人员的分析和预测,投标价格风险包括施工过程中由于价格和人工成本上涨而引起的风险,以及报价计算错误的风险。承包人在投标时,要进行科学严谨的风险分析,认真调查研究建材市场价格,了解供销渠道,收集价格信息,准确预测和判断建材市场价格。总之,价格风险包括: 一是设计不全、描述不清、节点不清造成的施工投标风险 投标报价的数量风险 业主发布的投标文件中通常包含工程量清单,而工程量清单报价的实施是投标工作发展的方向,因此,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非常重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潜在投标人以发布招标公告的方式表达投标意向。在这种情况下,因承包人未审核工程量清单或计算错误而引起的风险只能由承包人承担,招标人对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不承担责任。《实施办法》还指出,“承包人在规定时间内未对工程量清单提出异议的,中标后招标人将不对工程量清单中的项目和工程量进行核查和调整。投标人必须按其报价在招标文件规定的范围内完成施工设计图纸规定的全部工程项目。”承包商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努力降低工程量不清造成的风险,合同条款风险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有一些风险条款和一些明显或暗示对承包商不利的条款。承包商在审查合同文件时,应从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条款,对项目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合同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同中应明确约定承包人应承担的风险。如果合同规定工程变更在合同金额的5%以内,承包人不能得到任何赔偿,则在此范围内工程量的增加是承包人的风险。二是合同条款不全面、不完整,双方权责不明确。合同的执行会导致双方的分歧,最终导致承包人的损失。第三,业主单方面提出过于苛刻和不平衡的合同条款来转移风险。如合同规定“业主对因第三方干扰造成的工期延误不负责任”,实际上是将因第三方干扰造成工期延误的风险转移给承包人。第四,合同定价类型与项目内容不一致,合同可能发生变更,加大了项目风险 承包商应增强法律意识,进行风险分析,约定风险范围,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对招标文件中发现的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如外部条件不足造成的风险,应明确具体责任人。风险防范应从递交投标文件和合同谈判阶段开始,直至项目建设完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认真研究投标文件,了解对手情况,规避风险。在工程招投标的前期,首先要了解招标单位的情况,是否有投资方、合作方等,检查资金到位情况、资金投入计划、管理状况,并进行可行性分析,确保工程投资渠道的畅通。同时,要研究招标文件是否过于苛刻,比如场地太小,不能同时进入多台设备,工期特别紧,否则,逾期一天罚款多少等。,并向业主提出质疑 为了赢得底价,在投标工作中,要及时收集竞争对手的报价,分析和掌握投标对手以往的报价范围,合理调整定价,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对于通过仔细研究可以避免的风险,我们应该在合同谈判阶段通过修改和补充相关的合同条款来解决。风险规避的主要策略是:一是运用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价、控制和评价。强化风险意识,有效防范招投标过程中各种风险的出现,积极应对风险损失,树立全民风险意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