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土地出让就是土地使用权
释义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国有土地出让后,受让人需要缴纳全部土地出让金,并按规定进行登记,取得土地使用证后才能取得土地使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四条土地使用者应当自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签订之日起60日内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土地。逾期未足额支付的,转让人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违约金。第十六条土地使用者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登记,领取土地使用证,取得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有哪些类型?
    

1。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依法支付补偿安置费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或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无偿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可见,土地使用权配置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土地使用者支付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这种划拨土地使用权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必须依法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必须支付补偿、安置等费用。(二)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土地使用者无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这种划拨的土地使用权还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时,必须依法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二是土地使用者无偿取得土地使用权,即无需有偿使用支付任何费用或经济成本。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将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转让给土地使用者。土地使用者向国家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取得具有以下特点:(1)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是有偿的。土地使用者在一定期限内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应当向国家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国家凭借土地所有权取得的土地经济效益,表现为一定时期内的土地租金,一般表现为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一定数额的货币。(二)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有期限。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使用权的期限以出让年限为限。转让期限由转让合同约定,但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长期限。土地使用权是一种物权。土地使用权流转是以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分离为基础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后,受让人在转让期限内实际享有土地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土地使用权在使用期限内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经济活动,其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土地使用权出让有协议出让、竞价出让和拍卖出让三种形式。上述知识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的回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有土地出让后,受让人需要缴纳全部土地出让金,并按规定进行登记,取得土地使用证后才能取得土地使用权。欢迎需要法律帮助的读者到法律咨询网进行法律咨询。你知道吗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2: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