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持续的合同如何计算诉讼时效? |
释义 | 一、持续的合同如何计算诉讼时效? 连续买卖合同的诉讼时效也是三年。不过即使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在连续交易行为当中,诉讼时效都是从债务履行期限到满之后开始计算的。如果履行期限是分开计算的话,同样的道理,诉讼时效也要分别进行计算。下面分别三种不同情形的诉讼时效的计算: 1、连续交易的,诉讼时效从最终确定的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 2、分段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分别计算; 3、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二、哪些情况造成诉讼时效中止?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1、不可抗力;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5、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三、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区别有哪些? 一、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在于 :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实,如不可抗力、债务人失踪等; 3、法律后果不同。时效中断,中断的法定事由发生前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不再计算。 综上所述,现在有些人们会签署连续合同,这样的合同分为多期连续执行,其诉讼时效是三年,计算就从最后一期合同履行终止之日起开始。如果债务人违反了合同规定发生违约,债权人可以去法院起诉,超过三年时效再去起诉的,法院往往不会受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