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法规定犯罪中止构不构成犯罪 |
释义 | 一、刑法规定犯罪中止构不构成犯罪? 犯罪中止构成犯罪,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 1、必须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 2、必须是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1)自动放弃犯罪。 (2)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二、一审刑事案件审理时间一般是多久? 一审法院的正常审理期限(一般为2个月,至迟不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例外)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根据上述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一审案件常见的审限应当在三至六个月。 事实上,分析犯罪中止亦或是犯罪未遂等这些前提条件都建立在,其所作所为已经构成了犯罪的情况下,只不过这些法律词汇是要更加详细的判定犯罪嫌疑人当时的状态。可是,在知道做错的情况下,能想办法进行弥补,甚至尽自己所能挽回损失也是值得原谅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