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侵犯肖像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
释义 | 一、侵犯肖像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侵犯肖像权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侵犯肖像权的损失一般为精神赔偿,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怎样确定,最高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二、肖像权受到侵犯以后起诉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三、侵犯肖像权怎么起诉? 1、符合起诉的条件; 2、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3、准备证据,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和对方发生纠纷的有利证据及复印件、及其他可能有帮助的证据及证人名单等; 4、带上诉讼费;到法院立案庭立案。 所以,侵犯肖像权其实并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发现本人的肖像权遭受到侵犯以后,被侵权人可以第一时间先跟侵权方进行沟通,如果对方没有赔礼道歉的态度,要收集证据起诉。肖像权侵权的赔偿标准是根据造成的具体后果确定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