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虚假意思如何影响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释义
    一、虚假意思如何影响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虚假意思如下影响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根据法律规定,对于以虚假意思表示作出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即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之所以对通过虚假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予以否定,是因为这一“意思表示”所指向的法律效果并非双方当事人的内心真意,双方对此相互知晓,如果认定其为有效,有悖于意思自治的原则。而对于行为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则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法律网提醒您,民事法律行为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1.以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划分为单方行为和多方行为。
    2.根据法律行为是否合法,划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既包括作出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也包括不作法律所要求的行为。
    3.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划分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
    4.根据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划分为意思表示行为为和非表示行为。
    5.根据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划分为要式行为和非要式行为。
    6.根据主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态,划分为自主行为和代理行为。
    7.根据行为的公法性质或私法性质,可以把法律行为分为公法行为和私法行为。前者如审判行为,后者如结婚。
    
    三、准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联系和区别
    1.准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联系:
    (1)二者都是当事人的表示行为;
    (2)二者都需要有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且只有做出表示才具有法律后果。
    2.准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
    民事法律行为在法律上的效果是由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发生;准民事法律行为的效果则依法律的直接规定而当然发生。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8 18:4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