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任意性规范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一、任意性规范是什么意思 任意性规范是“强行性规范”的对称。在法定范围内允许法律关系参加者自己确定相互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的法律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9条规定:“当事人双方依法就经济合同的主要条款经过协商一致,经济合同就能成立。”任意性规范较多出现在民法、经济法等法规中。 法律规范依据权利、义务的刚性程度,可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分为补充任意性规范和解释任意性规范。它又称为指导性规则,是行为主体可以自己决定是否按规则指示作为或不作为的规则。它的特点是主体有一定自行选择的余地。 ![]() 二、任意性规范的类型区分 任意性规范依据其发挥作用场合以及功能的不同,得区分为补充性的任意性规范和解释性的任意性规范,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补充性的任意性规范。所谓补充性的任意性规范,又称补充性规范,是在当事人未就相关事项作出自主决定时,替代当事人自主决定的任意性规范,是当事人得经由特别约定而排除该项法律规范适用的规范。补充性的任意性规范,仅在当事人对其私人事务未作安排时,发挥替代性安排的职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72条第2款规定,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从财产交付时起转移。可见,补充性的任意性规范首先允许合同当事人经由平等的协商对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做出安排,在当事人自己对自己的利益关系没有做出安排,并且也没有做出补充安排的时候,法律的规则才作为一种替代的安排方式,成为法官解决纠纷的裁判规范。所谓解释性的任意性规范,是指目的在于详细说明当事人所期待的和所表示的法律效果,以消除意思表示中不清楚或不精确内容的任意性规范。如《合同法》第62条第1项规定,合同当事人就质量要求约定不明确,依据《合同法》第61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法律咨询: 网友:什么是任意性规则? 律师:任意性规则是指法律规范依据权利、义务的刚性程度,可分为强制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所谓任意性规则规定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与不为、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在权利性规则中,也有一些属于任意性规则。其内容主要是国家赋予人们某种意志表达力更强的权利或自由,或者说法律规则一般只对人们的权利(可以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作原则性的规定,当事人个人自行确定或选择自己权利和自由的内容和方式。例如: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合资企业的产品可以出口,也可以在中国国内市场销售。此种规定即属于任意性规则。 任意性规范与强行性规范所对应,是指在法定范围内当事人之间可以就相关事项进行协商确定,只要不违背法律的强行性规定就受到法律的保护。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整理的关于任意性规范是什么意思的内容,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法律网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二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一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二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