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资纠纷处理程序,员工如何应对劳资纠纷
释义
    一、劳资纠纷处理程序,员工如何应对劳资纠纷
    (一)劳动争议协商
    (二)劳动争议调解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步骤如下:
    1、申请;
    2、受理;
    3、调查;
    4、调解;
    5、制作调解协议书。
    (三)劳动争议仲裁
    仲裁也称公断,是一个公正的第三者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作出评断。
    (四)劳动争议诉讼
    劳动争议诉讼是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规的程序,以劳动法规为依据,按照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
    
    二、劳资纠纷具体时效的规定情况
    劳务纠纷诉讼时效又有普通时效和特殊时效之分,普通时效为三年。
    特殊时效方面,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情形的,诉讼时效为1年,因涉外争议提起诉讼或仲裁的期限为4年,我国法律所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以下为详细解释,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参考民事诉讼时效内容: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②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③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④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二、劳资纠纷注意事项
    1、依照现行法律规定,劳动者主要的法定维权渠道有: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劳动保障监察程序。
    2、目前两个程序都存在各自的不足:
    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的,劳动者需出庭举证、办理比较繁琐的仲裁诉讼手续,劳动者常常由于应诉能力不强导致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按照劳动监察程序举报投诉,可以免去出庭应诉之累,成本低,但是由于劳动监察处理该类案件时缺乏司法体系的有力支持,劳动保障监察处理难、执行难现象十分突出。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劳资纠纷处理程序,员工如何应对劳资纠纷的全部内容。只有我们仔细了解了劳资纠纷处理程序,员工如何应对劳资纠纷,我们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欢迎咨询法律网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3: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