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解决软件著作权侵权纠纷
释义
    如何解决软件著作权侵权纠纷,下面就由法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一、如何解决软件著作权侵权纠纷?
    软件著作权侵权是指行为人本身并没有直接实施他人的软件著作权权能,但却帮助、诱导或放纵他人实施直接软件著作权侵权的行为。在软件著作权侵权中,须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为构成要件。主观过错包括两种:一是明知。明知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侵权人自认明知。第二,通过“通知和移除”规则推定。任何一个“理性的”的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人都不会自动承认明知。因此,只能通过“通知和移除”规则推定其明知。二是应知。应知是指即使权利人没有发出过软件著作权侵权的通知,如果被侵权的事实已经像一面鲜亮的红旗在行为人面前公然飘扬,以至于处于相同地位的理性人不可能意识不到软件著作权侵权。如果行为人采取“鸵鸟政策”,视而不见,就存在着过失。
    软件著作权侵权与共同侵权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共同侵权的构成要件有三:
    1、主体的复合性,要求具有两个以上的主体;
    2、有着意思关联或行为关联,要求加害人之间有着意思联络或行为关联;
    3、加害行为与结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软件著作权侵权有可能同时也构成共同软件著作权侵权,主观上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侵害他人的著作权,但仍然在帮助、诱导或放纵他人实施直接侵权行为,构成软件著作权犯罪。在共同软件著作权侵权的情况下,加害人之间承担的往往是一种连带责任。如果采用共同软件著作权侵权制度,对于软件著作权侵权人而言,其责任过重。为了减轻软件著作权侵权人的法律责任,有必要设置软件著作权侵权制度。在软件著作权侵权情况下,软件著作权侵权人和直接侵权人之间各自承担责任,不用承担连带责任。这样对软件著作权侵权人丽言,其承担的责任相对较轻,便于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比如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网络参与他人侵犯软件著作权行为,或者通过网络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犯著作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追究其与其他行为人或者直接实施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人的共同侵权责任。”第4条规定:“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网络用户通过网络实施侵犯软件著作权的行为,或者经著作权人提出确有证据的警告,但仍不采取移除软件著作权侵权内容等措施以消除侵权后果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追究其与该网络用户的共同侵权责任。”在上述两种情形下,所承担的是一种连带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规定:“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对著作权人要求其提供侵权行为人在其网络的注册资料以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追究其相应的侵权责任。”
    第6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专门用于故意避开或者破坏他人著作权技术保护措施的方法、设备或者材料,而上载、传播、提供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具体案情,依照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改后第四十八条)第(六)项的规定,追究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民事侵权责任。”在这两种情形下,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的就不是连带责任。
    上文中法律网小编为您介绍了如何解决软件著作权侵权纠纷的相关内容,相信对您有所帮助。在互联网时代,我国软件著作权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软件著作权要通过法律维权,避免遭到损失,如果您有相关问题,欢迎来到法律网咨询,我们会为您解答。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六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十七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十八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7: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