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意外伤残鉴定一般在受伤后多久才能做鉴定 |
释义 | 一、意外伤残鉴定一般在受伤后多久才能做鉴定 意外伤残鉴定一般在受伤后一个月左右才能做鉴定。治疗终结后,一般为出院后一个月左右进行鉴定。如果有安插钢板、钢钉等内固定物,则在内固定拆除后一个月左右进行鉴定。对于腿部伤害和头部伤害,经验性做法是在伤害发生后的3个月和6个月后到鉴定部门进行咨询,以确定具体的鉴定时机。 二、意外伤残鉴定受伤后在哪个部门做鉴定 法律网提醒您,意外伤残鉴定受伤后做鉴定的部门如下: 1.交通事故到司法鉴定机构申请鉴定; 2.工伤到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 3.治安或刑事案件造成的人体损伤程度的鉴定属于法医鉴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 三、意外伤残鉴定受伤后做鉴定需要什么材料 意外伤残鉴定受伤后做鉴定需要以下材料: 1.入院记录。 2.出院记录、出院小结。 3.病历本。 4.疾病诊断证明书。 5.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X片、CT及诊断报告。 6.交通事故认定书。 7.交通事故伤者身份证或户口本。 8.伤残鉴定委托书。 引用法条: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