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根据规定有医疗事故怎么处理 |
释义 | 一、根据规定有医疗事故怎么处理 处理如下: 1.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医患双方共同协商达成的解决方案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当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只具有合同上的法律效力。 2.由卫生行政部门主持进行调解:卫生行政部门在纠纷解决中,不做独立的意思表示,只起到促成当事人形成一致表示的目的。调解协议和协商协议一样,具有合同效力。 3.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所做出的判决和调解,都属于国家公权力对民事活动的干预,具有强制性、终局性和权威性。 二、根据规定有医疗事故怎么鉴定 1.医疗事故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2.卫生行政部安排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3.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按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以及专业知识进行鉴定; 4.鉴定结束后,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 三、根据规定有医疗事故包括哪些证据 法律网提醒您,有医疗事故一般需要以下证据: 1.看病挂号时的挂号单; 2.诊断证明; 3.住院时的住院记录及病例; 4.看病住院时的缴费记录及各种费用的单据; 5.各种形式的检验报告和化验单等。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引用法条: [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