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一、有合同滞纳金的法律规定吗 没有合同滞纳金的法律规定。现在国家相关法律只规定违约金、定金、损害赔偿等责任;在合同中约定滞纳金是得不到法律支持的;滞纳金属早期时银行常用的计算迟延还款责任的方式。 滞纳金,指国家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国家职能的顺利实现,对迟延履行缴纳法定税费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取的带有国家强制力的惩罚性的货币金额。 违约金,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的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时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违约金的标准是金钱,但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标的物为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违约金的设立,是为了保证债的履行,即使对方没有遭受任何财产损失,也要按法律或合同的规定给付违约金。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二、滞纳金最多不超过多少 滞纳金不能超过多少,有两种不同的规定: 1.如果是逾期未缴纳税费的滞纳金,按日加收滞纳税款的万分之五,滞纳金不能超过未缴纳的税费; 2.如果逾期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加处罚款不能超过罚款的数额。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十五条 行政机关依法作出金钱给付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标准应当告知当事人。 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数额不得超出金钱给付义务的数额。  三、加滞纳金是行政强制措施吗 法律网提醒您,行政机关对于拒不交纳罚款的违法行为人加收滞纳金的行为是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根据我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包括: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划拨存款、汇款;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十五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