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职务侵占罪数额标准司法解释,构成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要件 |
释义 | 一、职务侵占罪数额标准司法解释 有关于职务侵占罪数额标准的司法解释可以参照如下内容: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从上述条款可以看出,职务侵占罪在数额上,法律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 二、构成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要件 构成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要件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具体是指三种不同身份的自然人 1.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这些董事、监事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是公司的实际领导者,具有一定的职权,当然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2.上述公司的人员,是指除公司董事、监事之外的经理、部门负责人和其他一般职员和工人。 3.上述公司以外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是指集体性质企业、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职工,国有企业、公司、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所有职工。 法律网提醒您,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 三、职务侵占罪怎么起诉 职务侵占罪属于公诉案件,由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