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自然人做公积金贷款担保人的条件是什么 |
释义 | 一、自然人做公积金贷款担保人的条件是什么 以自然人做住房公积金担保人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具有本地城镇常住户口或有效居留身份,收入相对稳定; (三)连续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以上且其帐户内有1年以上缴存额; (四)无公积金贷款余额及其它不良债务; (五)在借款人未全部偿还贷款本息期间不得提取住房公积金或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六)住房公积金担保人年龄加担保贷款期限不得超过法定的退休年龄。 ![]() 二、担保人的保证方式有几种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保证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两种。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债务到期后,债务人(借款人)不归还借款时,债权人(出借人)要求保证人偿还借款的时间有差异。 (一)一般保证,债权人只有先向债务人提起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偿还债务时,才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责任。 (二)而连带保证是,债务到期后,债务人(借款人)不归还借款时,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由此可见,对于债权人即出借人而言,让保证人承担连带保证对自己更为有利,但是,很多民间借贷中对于保证人承担保证的方式没有明确约定或者约定不明,此时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公民若是在提出借款请求的时候,能够提供担保人,那借款请求被受理的概率是相对会高一些的。对于债务关系之中与担保人的情形,担保人除了需要在借条或者是借款合同上签字之外,还有可能会需要单独签署一份担保合同。 三、借款担保人写保证合同是否有效 保证人为借款提供担保时,担保人写的保证合同,如果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是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具有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六百八十二条 【保证合同的从属性及保证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保证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保证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保证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保证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用公积金贷款的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担保人也是不例外。首先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信用良好,拥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自然人做公积金贷款担保人的条件是什么的内容,欢迎登录法律网站。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