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故意和过失的区别 |
释义 | 一、故意和过失的区别 故意和过失犯罪在主观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 1.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主体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2.而过失犯罪则是指犯罪主体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3.由于过失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因此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与故意犯罪有所不同。 二、定罪中的结果影响 在定罪过程中,结果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1.过失犯罪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只有当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下,才能构成犯罪。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就不存在过失犯罪。 2.而故意犯罪则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有些故意犯罪只要实施了犯罪行为,即使没有造成实际危害结果,也可以构成犯罪。 因此,在定罪时,结果的影响对于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处理是不同的。 ![]() 三、处罚标准不同 1.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这是因为过失犯罪的主观恶性较小,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也相对较低。 2.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责任”,“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体现了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的精神。 关于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你觉得还有哪些值得探讨的点?在法律网,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为法治社会贡献智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