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规定有哪些原则
法律援助一、合同履行规定有哪些原则
合同履行的原则有:诚信原则,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全面履行原则,当事人履行合同时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义务;环保原则,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二、合同的履行主体有哪些
合同的履行主体有:
1.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或者债权人、债务人和保证人;
2.合同的债权或者债务依法进行转让的,则合同的履行主体是债权人、债务人和第三人。
合同履行主体不仅包括债务人,也包括债权人。因为,合同全面适当地履行的实现,不仅主要依赖于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行为,同时还要依赖于债权人受领履行的行为。
因此,合同履行的主体是指债务人和债权人。除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性质上必须由债务人本人履行的债务以外,履行也可以由债务人的代理人进行,但是代理只有在履行行为是法律行为时方可适用。法律网提醒您,同样,在上述情况下,债权人的代理人也可以代为受领。

三、合同履行中的违约责任是什么
1.可以约定违约金条款或者损害赔偿金条款。在签订合同时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当事人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条款,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如果实际发生的损失过分低于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受损失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要求增加违约金,如果实际发生的损失过分高于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则负有赔偿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要求减少违约金。
2.可以约定定金条款。适用定金罚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定金的数额不得超过主要合同标的额的20%;
(2)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致使主合同不能履行,不适用定金罚则;
(3)除非明确约定是解除合同的定金,否则适用定金罚则以后,不得要求违反方继续履行;
(4)适用不以有实际损失为条件,如果有实际损失可以同时主张实际损失赔偿和定金罚则,但是不得超过合同价金的总额;
(5)违约方无权要求法院调整定金责任的数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