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
释义

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
    

中国合同法第58条和第59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解除后,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不可能或者没有必要退货的,给予折扣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由此获得的财产应返还给国家或返还给集体或第三方。合同无效意味着合同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因为合同没有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有效要素。《中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第58条规定了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无效合同的后果是:
    

双方因合同获得的财产应返还给另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合同无效后的民事责任。根据这一规定,由于无效合同造成的后果不同,中国法律中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也不同:如果无效合同不履行,双方均不遭受损失,则任何一方均不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合同已经履行,双方应按照合同规定返还从另一方获得的财产。因合同无效造成的损失是由于一方的过错造成的,过错方应当承担自己的损失,并赔偿无过错方的损失;如果是双方的过错,应根据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损失。过失和损失承担
    

过失是指合同的无效可归因于合同双方。合同成立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不能完全由当事人决定。对于大多数合同,无效的原因可归因于当事人,例如当事人能力和意愿表达的缺陷导致的无效。但是,有时,合同也可能因当事人以外的原因而无效,例如合同订立后,由于国家法律对合同标的物的限制,合同无效。只有当合同因当事人自身原因无效时,当事人才能承担基于过错的损失
    

过错不仅包括合同无效的过错,还包括因履行无效合同造成的损失的过错。如果双方不知道合同的无效性,并根据合同承担付款义务,则不一定造成损失。造成损失的,由合同无效的责任方或双方根据合同无效的原因承担损失。因其他原因造成损失的,如交付标的物使用不当造成损害的,直接责任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合同无效后返还财产
    

对于双方已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无效合同,双方应返还从对方取得的财产,这是一项原则性规定,但该规定在实践中不适用。例如:合同另一方死亡或解散;合同标的物的特点使其无法返还,或者标的物的灭失或者损坏是由善意第三人取得的。在这种情况下,只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破坏正常的交易秩序,有时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目标市场价格对补偿进行定价。无效合同担保人的责任
    

合同确认无效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担保人是否应承担责任。由于本合同无效,担保人的担保合同为从属合同,应与主合同一起失效。担保人因本合同产生的担保义务自然消失。担保人是否应承担责任取决于其是否有过错导致合同无效和损失的形成
    

(1)如果担保人在明知合同无效的情况下提供担保,他应承担责任,责任范围仅限于被担保人承担的责任。(2)担保人不知道合同无效。如果合同无效的原因是被担保人的原则,担保人仍必须承担责任;担保人不因被担保人以外的任何原因承担责任;如果担保人在合同中声明合同无效,他不承担责任。无效合同抵押
    

由于主合同无效,双方为保证合同履行而签订的抵押协议无效。但是,如果另一方占有担保物,另一方可以用担保物抵押其债权,除非另一方可以清偿其债权或必须依法返还担保物。抵押物未转让的,另一方只能以债权为基础行使请求权,不得处分抵押物,也不得对抵押物享有优先受偿权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7: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