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原告在诉讼中故意隐瞒事实属于虚假诉讼吗
释义
    一、原告在诉讼中故意隐瞒事实属于虚假诉讼吗?
    原告在诉讼中故意隐瞒事实妨碍司法秩序的行为属于虚假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提起民事诉讼的条件有哪些?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即原告必须指出被诉对象是谁,是某公民、某单位,还是某公司、企业。没有明确的被告,法律关系无法证实,人民法院也无从开始审判活动。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诉讼请求指当事人通过诉讼想要达到的目的。
    三、 虚假诉讼的特征有哪些?
    第一、双方当事人通常具有某种特殊关系。
    第二、当事人配合默契,诉讼过程异常顺利。
    第三、虚假诉讼案件调解率高。
    四、民事诉讼的流程是什么?
    1、递交诉讼状
    2、法院经审查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判决宣告。
    由此可见,只有故意隐瞒事实并且造成相对严重后果的情况下才会构成虚假诉讼罪,因为对原告隐瞒的事实,被告方在答辩的时候也能提出来,而且被告方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6: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