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遗产继承顺序是什么 |
释义 | 我国继承法规定有多种继承方式,它们的优先适用效力为:遗赠扶养协议>遗嘱继承、遗赠>法定继承。当没有遗赠扶养协议、遗嘱继承和遗赠继承方式时,那么就适用法定继承,在我国,多数情形下的继承方式都是法定继承。 那么在法定继承方式下,遗产的继承顺序是怎样的? 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有:配偶、子女、父母、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丧偶女婿。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无第一顺序或其放弃或丧失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值得注意的是: 1、子女包括亲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2、已被他人收养的子女(养子女),对生父母的遗产没有继承权。 3、与继父母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既可继承继父母的遗产,也可以继承生父母的遗产。 4、兄弟姐妹包括全血缘的兄弟姐妹、半血缘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同一顺序的继承人,对于遗产的分割,原则上应当均分。但尽了主要扶养义务的,可以多分,不尽扶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少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