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诉讼证据三性的看法
释义
    一、民事诉讼证据三性的看法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三性,即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是评估证据可靠性和适用性的核心标准。这三性不仅体现了证据在法律程序中的基本要求,也决定了证据能否被法院采纳并作为定案依据。
    1.真实性要求证据必须是客观真实的,不是伪造的,能够真实反映待证事实。
    2.合法性则强调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包括证据的来源、收集方式等都必须合法。
    3.关联性则是指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必须有直接的联系,能够证明待证事实的存在或不存在。
    在民事诉讼中,只有符合这三性的证据才能被法院采纳并作为定案依据。
    二、证据的真实性解析
    1.证据的真实性是指证据本身形成过程是客观真实的,不是由出具证据的一方有意伪造的。
    2.证据的内容也必须能客观反映待证事实。真实性包括形式上的真实和实质上的真实两个方面。
    3.在评估证据的真实性时,法院会审查证据的形成过程、来源以及内容是否真实可信。
    例如,如果一份证据虽然是由一方当事人提供的,但其内容却与待证事实不符,那么这份证据就不具有真实性。
    4.在庭审过程中,当事人应对证据的真实性进行质证,确保所提供的证据是真实可信的。
    
    三、合法性与关联性探讨
    1.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程序要求。
    (1)在民事诉讼中,证据必须符合七种法定形式之一,否则就不具有合法性。
    (2)证据还必须符合形式上的要件,如单位出具的证明必须盖有单位印章和单位负责人签名等。
    (3)证据的来源也必须合法,包括出具证据的主体是否适格、取证程序是否合法等。
    (4)如果证据的来源不合法或者取证程序不合法,那么这份证据就不具有合法性。
    2.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必须具有一定的联系。
    (1)在庭审过程中,当事人应说明所提供的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关联性。
    (2)如果一份证据与待证事实没有关联或者与本案没有关联性,那么这份证据就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3)同一份证据可以证明不同的待证事实,几份不同的证据也可以证明同一待证事实。
    因此,在提供证据时,当事人应充分考虑证据的关联性,确保所提供的证据能够证明待证事实的存在或不存在。
    理解了证据三性后,你是否对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规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在法律网上提问,我们将竭诚为你服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8:5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