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有住房承租权能否继承?公房可以继承分割吗? |
释义 | 公民拥有对公有住房的使用权,在其去世后会产生继承问题,而法律规定公民死后留下的合法财产才能作为遗产被继承,所以需要分析公有住房的性质,属不属于个人的合法财产。那么公有住房承租权能否继承?公房可以继承分割吗?下面就由法律网小编为您介绍一下吧。 一、公有住房承租权能否继承? 1、不可以继承。 2、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是公民死亡时留下的个人合法财产,即合法遗产。 3、公有住房为共有财产,不是公民私有财产。公民只有居住权,没有处分权,因此公民承租的公房无所谓继承问题。 4、关于公有住房的续租问题。根据建设部(现已改为住建部)《城市公有住房管理规定》及司法实践,公有住房居住人死亡,其生前的共同居住人可以继续履行租赁合同,但前提条件是,共同居住人有本市户口且共同居住两年以上又无其他住房。如果有2人以上符合共同居住人条件的,由共同居住人协商确定承租人,到公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更名手续。 ![]() 二、公房可以继承分割吗? 1、关于公产房能否继承的问题,实践中争议很大,众说纷纭,各执己见,很难统一。公产房的这种特殊形态,是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一种事物。公产住房的产权在法律上讲是模糊的。司法实践中对于许多问题是用政策性的临时规定进行调整的,其合法性和合理性也存在矛盾。 2、从法律上讲,公产房出租人与承租人的权利之间存在某种脱节的联系,是一种不完整的不动产所有权,比如说,公产房的承租人可以通过租赁房屋获得一定的收益,其承租人的继承人当然也基于某种优先权继续获得房屋的租赁收益。 3、按照中国《继承法》的规定,遗产一般是公民死亡时遗留下来的的个人合法财产,对于公产房承租人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所以并不在遗产范围,依法不能继承。 4、当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公产房的继承问题出现较多的缓冲处理。许多认为公产房可以继承的人认为住房是父母的辛勤劳动挣下来的,住房就是“遗产”,当然可由继承人继承。此种要求虽不合法,却也符合中国现实的社会实际。 5、实践中从社会安定、和谐的角度来考虑,一般来说可以变更承租人。建设部的《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规定:“住宅用房承租人在租赁期限内死亡的,其共同居住两年以上的家庭成员可以继续承租。” 从《继承法》的规定来看,公民对公有住房只有使用权,并没有所有权,所以不能被依法继承,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又是非常模糊的。以上便是由法律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公有住房承租权能否继承?公房可以继承分割吗?”全文。如果您还有关于房屋继承方面的疑问,欢迎您到法律网咨询专业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