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疫情期间传播虚假信息罪立案标准 |
释义 | 一、疫情期间传播虚假信息罪立案标准 疫情期间传播虚假信息罪立案标准是: 1.散布虚假信息罪达到造成3人以上轻伤或者1人以上重伤的; 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 3.造成县级以上区域范围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 法律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可以保释吗 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可以保释,只要嫌疑人符合以下条件: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5.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 三、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一审期限是多久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一审期限一般为两个月。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