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经济诈骗150万判几年,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
释义 | 一、经济诈骗150万判几年,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经济诈骗150万属于数额特别巨大,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具体判几年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例如诈骗的方式、手段、对象、金额等等。 同时,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也因地区而异,一般情况下,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二、诈骗可否申请取保 诈骗判刑后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1.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因此,如果诈骗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上述条件,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申请,但需要提供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 ![]() 三、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 2.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欺诈方法包括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实施诈骗行为的目的,意在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处分财物获利己方或第三者所有。 如果你还有关于经济诈骗的其他疑问,欢迎随时提问,法律网将竭诚为你提供专业解答。愿你远离诈骗,生活安宁。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