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简述医疗事故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
释义 | 一、简述医疗事故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医疗事故的认定条件; 1.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有诊疗护理工作中的过失; 2.必须是发生在诊疗护理工作中,也包括为此服务的后勤和管理; 3.给病员造成危害的结果,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即“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不及此程度,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 4.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必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否则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如果在发生多因一果的情况下,必须具体分析各自原因与作用,慎重判定; 5.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是经过考核和卫生行政机关批准或承认,取得相应资格的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因诊疗护理工作乃是群体性的活动,有时构成医疗事故的行为人,也可以是从事医疗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人员。 二、医疗事故处理要多久 法律网提醒您,处理医疗事故一般需要1年。当事人在知道自己遭遇医疗事故后,可在一年内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并可在3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相关诉讼。所以在遇到医疗事故后,当事人还是应该收集证据及时处理,防止自己的相关权益得不到保护。 ![]() 三、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后应该怎么解决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注意:当事人既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受理的,应当终止处理。 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 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