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财产权被侵犯的行为有哪些 |
释义 | 一、财产权被侵犯的行为有哪些 侵犯财产权的行为包括以下几种: 1.盗窃:出于非法目的,擅自占有他人的财产。 2.抢劫:在使用暴力或者其他行为胁迫他人将其财产交出。 3.诈骗:采用欺骗手段,骗取他人的财产或者财产性利益。 4.侵占:将已经占有的他人财产据为己有。 5.侵害知识产权:包括侵犯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的行为。 6.竞业限制: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对他人的财产权造成侵害。 7.剽窃:未经允许抄袭或复制其他人的作品或创意。 8.挪用公款:公职人员利用职权将公款转移到自己的账户上或者用于非法用途。 二、财产侵权的诉讼状应该怎么写 1.文头。一般写“民事起诉书”或“民事起诉状”。 2.列明诉讼主体。原告和被告是基本的诉讼主体。有第三人的,还要列明第三人。 3.诉讼请求。诉讼请求要用序号分开,每条按照“请求依法判令XXXXX;”的格式来写。法律网提醒您,另外,现在有的法院要求诉状还要列明案由。但案由不是必须有的部分。 4.事实与理由。即先说明事实(比如受到侵害),再说明要求赔偿的理由(实体法的规定)和提起诉讼(程序法的规定)的理由。实践中为了简便,有些简单的案件也可以不详细列明理由,只写“依法应承担责任”、“依法起诉至贵院”即可。 5.文尾。文尾要写清递交诉状的法院、具状人(原告)起诉时间。向人民法院递交的诉状中,必须有至少一份是由具状人亲笔签字(盖章、按手印)的原件。 ![]() 三、财产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标准是怎样的 根据法律规定,财产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标准是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损失难以确定的,向人民法院起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