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个人信息被侵犯如何维护合法权益 |
释义 | 一、个人信息被侵犯如何维护合法权益 个人信息遭泄漏后,公民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维权: 1.遭遇信息泄漏的个人有权立即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2.个人还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 3.消费者还可依据 《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通过法律手段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 二、个人信息应保护哪些方面 法律网提醒您,个人信息应该保护的方面包括: 1.公民的姓名; 2.身份证件号码; 3.联系方式; 4.住址; 5.账号密码; 6.财产状况; 7.行踪轨迹等。 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 ![]() 三、如何判断个人信息非法泄露 如下判断个人信息非法泄露: 1.犯罪客体。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的客观是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和自由。 2.犯罪客观方面。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客观方面变现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或者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犯罪。单位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起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的规定处罚。 4.犯罪主观方面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过时不构成犯罪。犯罪动机一般表现为牟利,但动机不影响犯罪的成立。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