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如何申请抗诉程序
法律援助一、行政诉讼如何申请抗诉程序
1.在行政诉讼中,申请抗诉程序是当事人对法院已生效的判决或裁定持有异议时的重要救济途径。
2.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三条,最高人民检察院及上级人民检察院在发现原判决、裁定存在新证据足以推翻、适用法律错误等法定情形,或调解书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时,应依法提出抗诉。
3.这一过程旨在确保司法公正,纠正错误裁判。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在发现类似情形时,可向同级法院提出检察建议,或提请上级检察院抗诉,以此启动抗诉程序。
二、行政诉讼抗诉的条件是什么
法律网提醒,行政诉讼抗诉的条件严格而具体,主要包括:
1.发现新的证据,这些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或裁定;
2.原判决、裁定在适用法律、法规上确实存在错误;
3.调解书内容损害了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
这些条件均体现了对司法裁判公正性、合法性的高度要求。当检察院在审查中发现符合上述条件之一时,即有权依法提出抗诉,启动再审程序,以纠正可能的司法错误。

三、行政诉讼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行政诉讼程序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是起诉阶段,原告需提交起诉状至有管辖权的法院;
2.法院对起诉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不符合的则裁定不予受理;
3.进入审理前的准备阶段,包括组成合议庭、发送起诉状副本、提交答辩状等环节;
4.开庭审理阶段,重点在于法庭调查和辩论;
5.判决阶段,法院根据审理结果作出判决;
6.执行阶段,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可申请法院执行。
整个程序旨在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确保行政争议得到公正、合法的解决。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