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自己侵权了

法律援助

    一、怎么知道自己侵权了
    要知道自己是否侵权,需要结合实际的案情进行分析。
    1.在法律上,侵权行为的认定不仅仅取决于当事人是否实际知道权利受到侵害,而是要看客观上是否存在知道的可能性和条件。
    2.即使当事人实际上并不清楚自己的权利被侵害,只要从客观情况来看,存在知晓的可能性和条件,那么就可以推定当事人应当知道。
    二、诉讼时效计算方式
    诉讼时效的计算方式主要有两种。
    1.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这里所说的“知道”,是指权利人切实地感受和认识到权利被侵害的事实。
    而“应当知道”,如前所述,是一种法律上的推定,即不管当事人实际上是否知道权利受到侵害,只要客观上存在着知道的条件和可能,即推定其应当知道。
    2.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法律上的应当知道原则
    1.“应当知道”是一种法律上的推定原则,主要用于确定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
    (1)按照这一原则,无论当事人实际上是否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只要客观上存在知晓的可能性和条件,那么就可以推定其应当知道。
    (2)这种推定不受当事人实际认知能力的限制,而是以客观条件为判断依据。这样做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平正义,避免权利人因为自己的无知或者疏忽而丧失保护自身权利的机会。
    2.请注意,《民法典》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如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百八十九条和第一百九十条等,都是关于诉讼时效计算方式和相关规定的法律依据。
    3.在实际操作中,应当结合这些法律规定和具体案情,来判定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和计算方式。
    如果你觉得自己可能涉及侵权问题,或者想了解更多关于诉讼时效的计算方式,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详细的法律建议。法律网将为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为您解决法律难题。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九条
    
相关文章!
  • 偷窥是不是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

    偷窥行为是否侵犯他人隐私权?后果有哪些?如何应对?本文将详细解读偷窥行为的法律性质和后果,并提供应对策略。隐私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权

  • 侵犯隐私权要怎么举报

    侵犯隐私权要怎么举报?首要的法律途径是向警方报案。本文将详细解读举报流程、法律依据与财产权保护等关键点,为您提供全面的法律指导。

  • 追偿权的诉讼时效从啥时候起算

    追偿权的诉讼时效从啥时候起算?本文将详细解析追偿权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确定追偿对象,及其行使中的法律依据,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