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规定工资可以拖延多久

法律援助

    一、劳动法规定工资可以拖延多久
    1.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拖欠劳动者工资。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
    2.如果企业确实面临困难,经过报当地劳动部门批准,可以延迟发放工资,但延迟时间不得超过30天。这意味着,即使遇到特殊情况,用人单位也必须在约定的工资支付日期之后30天内完成工资的支付。
    3.工资支付时间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且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因此,用人单位发放工资可以提前,但绝对不能拖欠。
    二、工资拖欠如何维权
    当面临工资拖欠问题时,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维权:
    1.最简单的方法是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会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2.劳动者还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仍然不支付,劳动者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最有效的方式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免费的,不需要律师代理。
    4.如果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或者仲裁不公,劳动者还可以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直接通过法院判决执行。
    在维权过程中,劳动者应保留好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证明、工资支付记录等相关证据,以便在必要时进行证明。
    
    三、何时拖欠工资算违法
    拖欠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违法行为。
    1.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月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月支付工资,就属于违法行为。
    2.即使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不足等原因暂时无法按时给员工支付工资,也必须经过与所有工人协商一致,并且延期支付工资的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
    3.延期支付工资的时间应告知全体劳动者,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4.如果用人单位未经批准擅自拖欠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采取上述措施进行维权。
    总之,公司不能拖欠工资,这是劳动法的明确规定。遇到公司不发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应该及时采取行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工资是劳动者的辛勤付出所得,任何拖欠都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侵害。希望每位劳动者都能了解自己的权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遇问题,不妨试试法律网提供的解决方案。
相关文章!
  • 离职后五险一金怎么取

    离职后如何合理取用五险一金?本文详细解析了离职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的处理方式,帮助你更

  • 入职只签试用期合同的行为是否有效

    入职只签试用期合同是否有效?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试用期合同是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的,单独存在是无效的。单位应签正式合同并

  • 职业病职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职工患职业病时能否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本文详细解读了职业病职工在劳动合同方面的权益,包括职业病认定、非法解除合同的维权方式以及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