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诉讼法起诉期限与诉讼时效的区别?
释义
    【为您推荐】都江堰市律师 黄梅律师 白云区律师 古蔺县律师 新沂市律师 洪泽县律师 什邡市律师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对民事诉讼法中的起诉期限和诉讼时效的概念不甚了解,将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称之为“行政诉讼时效”或“起诉时效”,将其等同于民事诉讼时效,造成了二者在适用范围上的混乱。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下民事诉讼法起诉期限和诉讼时效的区别。
    民事诉讼法起诉期限和诉讼时效的区别
    虽然起诉期限和诉讼时效都设有一定的期间,且经过一定的期间都会对当事人发生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但二者在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法律制度。
    1、二者性质不同。
    起诉期限是诉之合法的要件,即起诉能够被法院予以受理的法定条件,规定在行政诉讼法中,系诉讼程序法律制度;诉讼实效是诉之有理由的要件,即原告的诉讼请求能够成立的前提。诉讼时效属于民事实体法律制度,规定在民法通则中。
    2、二者立法目的不同。
    行政诉讼法中之所以设立起诉期限,在于督促相对人尽快行使权利,提高行政机关执法效率,维护行政管理秩序的稳定。如果允许相对人任何时候都可以对行政行为申请救济,势必使行政行为一直处于被质疑和否定的状态,既影响了行政效率,又将给行政管理秩序带来混乱。民事实体法中规定诉讼时效,其目的在于经过法定期间使原权利人丧失权利,使长期存在的事实状态合法化,有利于经济秩序和法律秩序的稳定。
    3、二者的起算时间不同。
    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从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其采取的是客观行为的标准,强调“行为”;而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以当事人主观感知权利被侵害为标准,强调“权利”。
    4、二者的期间有无变化不同。
    起诉期限是一个固定期间,不存在中止、中断的情形。除非有正当事由,并由人民法院决定,才可以对被耽误的法定期限予以延长。而诉讼时效属于可变期间,只要具有法定事由,便可将其中止、中断和延长。
    5、人民法院对二者超过法定期间的处理方式不同。
    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审查起诉期限。相对人超过起诉期限起诉的,人民法院将裁定不予受理;受理后发现超过起诉期限的,裁定驳回起诉,即相对人丧失了起诉权。通常情况下,人民法院不主动审查诉讼时效问题。而且,它不是民事诉讼起诉的法定条件,当事人并不丧失起诉权。经人民法院审理超过诉讼时效的,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即当事人丧失的是胜诉权。
    

以上就是法律咨询网的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事诉讼法起诉期限和诉讼时效的区别内容,对于民事诉讼法起诉期限和诉讼时效的区别, 我们可以从二者的性质、立法目的不同、起算时间、期间有无变化及人民法院对二者超过法定期间的处理方式这几点来进行辨别。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6: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