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撤销与无效的法律后果是哪些

法律援助

    一、合同撤销与无效的法律后果是哪些
    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有返还财产、折价补偿和赔偿损失。
    1.返还财产
    返还财产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对已经交付给对方的财产,享有返还财产的请求权,对方当事人对于已经接受的财产负有返还财产的义务。
    2.折价补偿
    折价补偿是因该合同所取得的对方当事人的财产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时,按照所取得的财产的价值进行折算,以金钱的方式对对方当事人进行补偿的责任形式。
    返还财产应适用恢复原状的原则。对于合同已经履行完毕,或者绝大部分已经履行完毕,标的物又符合行业标准或约定标准可供利用的,该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的处理就不应再适用返还原则,而应当折价返还。
    对于返还标的物导致显失公平的,应将此情形视为不能返还财产,须对标的物损耗的价值或价格降低的价值进行补偿。
    而对于如标的物已经被使用,不再能反映原貌或者原价值的,可采用返还原物基础上,由加害一方赔偿其他损失;或者由有过错一方继续使用,适用金钱返还(赔偿)的做法,以此弥补受损害方的经济损失。
    3.赔偿损失
    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合同撤销与无效合同的区别?
    法律网提醒您,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产生原因不同:可撤销合同主要是因为合同内容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情况;而无效合同主要是因为合同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
    2.行使方式不同:可撤销合同需要当事人主动行使撤销权;而无效合同无需当事人主张,即可由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无效。
    3.确认机构不同:可撤销合同经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后才能撤销;而无效合同无需经过确认程序,自始无效。
    4.权利期限不同:可撤销合同需要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而无效合同不存在期限限制。
    
    三、合同撤销需要满足怎样的条件
    合同撤销需要满足的条件如下:
    1.行使撤销权的主体要合格法律规定撤销权的目的。
    2.行使撤销权的客体要合法。
    3.行使撤销权的方式要适当。
    4.行使撤销权须在法定期间内行使。
相关文章!
  • 订立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签订合同有哪些形式?口头、书面还是推定?本文详细解析了合同订立的三种形式,包括优缺点和适用场景,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 拒绝履行合同的条件有哪些

    拒绝履行合同的条件包括欺诈、胁迫、恶意串通、损害公共利益、违反法律法规等情形。当遇到这些情况时,当事人可以提出合理的拒绝履行理由。

  • 履行合同时发现一方没有能力履行怎么办

    合同一方突然丧失履行能力,如何应对?民法典为此规定了严格的条件和保护措施。发现对方财务恶化、转移财产等情形,应中止履行并通知对方。